明朝张献忠江口沉银文物第3期文物中,有新发掘出的蜀世子宝金印,重达5、6公斤以上,成为张献忠文物中最吸引目光的文物。(图/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)
曾经轰动中国考古界的张献忠江口沉银文物,陆续清理出1期、2期共42000多件文物,这些首度面世文物揭层层开张献忠和江口沉银的面纱,让世人惊叹不已。而第3期考古文物更发掘出「蜀世子宝」金印与大批金饰、金器,堪称张献忠宝藏的「金窝子」,相关文物已陆续面世,吸引考古界与歷史学界关注的目光。
据《红星新闻》报导,4月29日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2019-2020年度考古发掘(简称江口沉银三期)成果通报会上,来自蜀王府的「蜀世子宝」金印风头无双,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。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科技考古中心主任、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发掘专案负责人刘志岩指出,时隔3年多,3期考古发掘已经结束,此次考古发现了金器的集中分布区以及银锭的集中分布区,显示出当时货物的运载分船以及分箱方式,可据以解读当时张献忠撤离成都前的状况。
报导说,此次堪称最重量级的出水文物「蜀世子宝」金印,其出水过程也在考古人员意料之外。蜀世子宝金印出水前,该围堰区内已出水一些金银器。金印出水时已裂成4块,当时还不知道是金印。此外,金印附近还散落着金手鐲、金耳环、金铤等数十件金器,堪称张献忠宝藏的「金窝子」。
张献忠江口沉银文物第3期有大量的金饰、金器,大部份来自于蜀王府,因为大型金器较重,比较接近战争发生地,轻小型的金银器则漂流到较靠下游处。(图/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)
张献忠江口沉银第3期发掘出眾多大型金饰金器,多数来自于 蜀王府。(图/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)
报导说,4块金块合成为一个方形印台、龟形印钮,印面铸有「蜀世子宝」4字。遗憾的是,印上的龟形头部暂未发现。儘管如此,这块金印长10厘米,厚3厘米,含金量高达95%,重达10多斤(5、6公斤以上)。从印文可知金印为明代蜀王世子所拥有,是蜀王府歷代世子传用珍宝,为蜀王府政权的象徵。以世子为名的金宝实物,这是目前发掘出唯一的一枚。
刘志岩说,在前几期江口沉银发掘文物中,许多金银文物被压扁或被损坏,是为了方便携带,但这个金印被砍坏了,应不仅仅是为了方便携带,还象徵张献忠对朝廷权力的破坏。
刘志岩称,江口沉银遗址如此集中出水明代王府文物,目前在大陆找不到第二处,此次出水文物中还有大批官银,包括来自乐至、仁寿、乐山、德阳、广汉等地的大西政权银锭,对该政权的财政制度以及统治区域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。
刘志岩认为,张献忠的财宝可能也有陆路运输,但比较重的物品肯定还是选择水路。此外,江口沉银也不一定就是张献忠全部的宝藏,说不定在其他地方也有,但现在只找到一个地方,其他地方有没有?还有几个地方?现在没办法给出准确的答案。